如果是同传会议,可分头准备,并将自己的词汇表提前与搭档共享,然后进行合并。
如果在会前一两天才拿到会议资料,而且资料量非常大,准备时间非常仓促。可以针对性的对材料进行优先阅读,以下个人建议,仅供参考:
1、如果是企业的大型对外活动,可以重点阅读企业发展简介、活动简介、主持人串词和领导发言搞。
2、如果是与产品相关的活动,如产品发布和推介,可以重点去阅读产品特性和亮点、产品相对竞争对手的优势、目标消费群体等。
3、如果是媒体访谈类,可以根据受访者的身份进行重点阅读和准备。如果提前知道了自己的口译服务对象,可以去根据他的身份重点的准备材料。比如,如果是企业的总裁、副总裁等高层,一般记者提问的方向会侧重于企业和品牌的战略层面,如企业发展规划、产品规划、销售、品牌策略等。如果是技术总监或者设计师,一般会问到技术走向、设计灵感、产品特点和优势、目标消费群体等相对泛泛的专业性问题。
4、如果是学术性会议,手上拿到的资料是学术论文,重点阅读其工作原理和核心观点部分。如果没有时间看论文,重点阅读论文摘要、论文开篇、论文背景和结论部分。
5、如果是技术培训,可以重点查阅技术原理和操作程序部分。
6、如果是供应商、经销商等商务培训,可以重点的阅读有关业务流程的资料。
7、如果是项目或城市推介,可以重点的阅读项目特点、优势和业务模式等内容,城市的优势、产业政策、优惠政策等方面。
8、如果是企业年会、季度会等业务沟通会,可以重点关注销售数据、业绩指标、商务政策、产品规划等方面内容。
9、如果是商务或合同谈判,在拿到合同草案的情况下,重点阅读谈判方有利益冲突的内容,如费用、人员、产权、索赔、项目期限等商务条款。
此外,可以按照发言顺序进行阅读。把最先发言的人的材料,进行通读,尽量熟悉,确保开门红。一个流畅的开场翻译,为听众带来良好的印象,有效的降低现场的压力。资料实在是看不完,可以把后面的部分放到会场去看,在搭档翻译的时候,快速的扫资料。
除了阅读文本资料外,可以去找几段发言人的过往音频和视频,熟悉口音和发言风格,进行模拟翻译。如果是没有该发言人的音频和视频,可以找相似议题的发言。如果是交传,建议找几段相关的发言,做笔记,然后口译,对某些专用说法设计笔记符号。如果没有视频和音频,也可以边阅读材料,边设计笔记符号。